股權融資按融資的渠道分為公開市場發售和私募發售兩大類,公開市場發售的優劣勢是什么?
昆山刑事律師為您解答。
一、股權融資按融資的渠道來劃分,主要有兩大類,公開市場發售和私募發售。
公開市場發售就是通過股票市場向公眾投資者發行企業的股票來募集資金,包括我們常說的企業的上市、上市企業的增發和配股都是利用公開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的具體形式。
私募發售是企業自行尋找特定的投資人,吸引其通過增資入股企業的融資方式。因為絕大多數股票市場對于申請發行股票的企業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
例如中國對公司上市除了要求連續3年贏利之外,還要企業有5000萬的資產規模,因此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較難達到上市發行股票的門檻,私募成為民營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主要方式。
通過公開市場發售的方式來進行融資是大多數民營企業夢寐以求的融資方式,企業上市一方面會為企業募集到巨額的資金,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將給企業一個市場化的定價,使民營企業的價值為市場所認可,為民營企業的股東帶來巨額財富。
二、公開市場發售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具有企業通過上市來募集資金的優點
?、拍技Y金的數量巨大;
?、圃蓶|的股權和控制權稀釋得較少;
?、怯欣谔岣咂髽I的知名度;
?、扔欣诶觅Y本市場進行后續的融資。
劣勢:公開市場發售要求的門檻較高,只有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了較大規模和較好贏利的民營企業才有可能考慮這種方式。
與銀行貸款類似,民營企業上市在國內的資本市場上也面臨不公正的對待,雖然在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中找不到限制民營企業上市的規定,但在實際審批中,上市的機會絕大多數都給了國有企業,很多民營企業只能通過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的方式繞過直接上市的限制進入資本市場,期待通過未來的配股或增發來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