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明年一季度將部分同業存單納入MPA考核后,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再度出手規范同業存單市場。
8月31日,為引導同業存單市場規范有序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20號公布)第八條“固定利率存單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參考同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定價。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期限原則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的內容修改為“同業存單期限不超過1年,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可按固定利率或浮動利率計息,并參考同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定價”。本公告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換句話說,自2017年9月1日起,金融機構不得新發行期限超過1年(不含)的同業存單,此前已發行的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可繼續存續至到期。
對于不得新發一年期以上同業存單市場的影響,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有利于適當縮短同業存單業務期限,促使同業存單回歸其調劑金融體系內部資金余缺的本質屬性,避免金融資源長期在金融體系內流轉,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所謂同業存單,指由存款類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及央行認可的其他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是一種貨幣市場工具。
雖然同業存單的發行始于1986年,當時交通銀行首發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但1997年由于各種問題存單業務被暫停。2013年末,為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強商業銀行主動流動性管理,央行著手研究同業存單等金融產品。2013年12月7日,央行發布《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同業存單在銀行同業市場重啟。
盡管僅重啟了不足四年,但市場快速擴張:2013年底同業存單存量規模340億元,2014年底達到6000億元,2015年底突破3萬億元,2016年底超6萬億,2017年7月底達到8.4萬億。
孫國峰指出,目前,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的發行量和余額均相對較少。從發行量看,今年前6個月,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的發行量為372億元,僅占同業存單發行總量的0.4%。從余額看,截至今年6月末,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余額為1115億元,僅占同業存單余額總量的1.4%。
為何機構不偏愛期限較長的同業存單?
一位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在重啟一開始,各家銀行發行的同業存單是6個月和1年以上的期限為主,不過隨后1個月和3個月期限的占比開始持續上行,主要是因為部分銀行將其作為用來滿足考核的工具,即通過發行1個月和3個月期限的同業存單來夸過季末考核,而1年及以上期限的發行自然下降?!?br /> “此前已發行的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可繼續存續至到期,對存量同業存單的正常到期兌付也不會產生影響?!睂O國峰表示。
事實上,經過3年多的飛速發展后,作為同業業務資金鏈條的起點的同業存單,在銀監會的三三四檢查以及央行對MPA(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的完善中,都成為重中之重。
其中,在中國銀監會《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17〕6號)》中,針對同業存單,銀監會要求,銀行要提高對重點分支機構、幣種和業務領域的關注強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的依賴度。
在隨后發布的《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中,銀監會要求對于同業融資依存度高、同業存單增速快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重點檢查期限錯配情況及流動性管理有效性。
今年8月,央行在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機構對同業融資的依賴程度,引導金融機構做好流動性管理,擬于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對其他銀行繼續進行監測,適時再提出適當要求。
昆山律師